从”量”到”质”的跨越


从”量”到”质”的跨越

代表产品:产量与技术双突破

机械工业的竞争力,最终体现在具体产品的市场表现上。1-7月,两大标志性产品的数据尤为亮眼:

  • •​​金属切削机床​​:累计产量48万台,同比增长13.9%。值得注意的是,高端数控机床的占比持续提升,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突破45%,部分产品已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部件制造;
  • •​​工业机器人​​:累计产量44.7万套,同比增长32.9%。从”量”的增长到”质”的飞跃,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推出的”K2大黄蜂”人形机器人,定位精度达0.01度,峰值推力8200牛顿(可拉起200公斤摩托车),其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等核心零部件打破国外垄断,标志着我国工业机器人向高端化迈进。

新能源装备:绿色动能的强劲引擎

在”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清洁能源装备成为机械工业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:

  • •​​太阳能电池​​:前7个月累计产量47396万千瓦,同比增长19.6%,高效PERC、TOPCon电池技术产业化加速,单晶硅片转换效率突破24%;
  • •​​风力发电​​:我国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国家和地区,出口金额稳步提升。海上风电装备的大型化趋势显著,16MW及以上机型批量交付,叶片长度超过120米,单机容量与可靠性均达国际先进水平。

“机械行业企业正积极布局‘源、网、荷、储’全产业链,从风机叶片到储能电池生产设备,从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电网控制装备,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行业共识。”徐念沙强调。